新闻动态
综合新闻
图片新闻
科研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河西走廊玉米小麦田间节水节肥节药
综合技术方案”通过验收
发布日期:2022-03-20 浏览次数: 来源:水院 字号:[ ]

  

  

2022318日,康绍忠院士主持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河西走廊玉米小麦田间节水节肥节药综合技术方案”(201503125)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的项目验收。按照当前疫情防控要求,项目验收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和甘肃两地召开。

验收会由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许宁处长主持,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段武德研究员介绍了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的基本情况,并提出有关验收的具体要求。我校科研院崔福浩处长、财务处王凌副处长和水院王朝元副院长出席并致词。项目参加单位各任务负责人和项目组骨干成员参加了验收会。

验收专家组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李新海研究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赵昌平研究员、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龚时宏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段武德研究员、甘肃张掖市甘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魏开军推广研究员、甘肃武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毛文明高级农艺师、甘肃武威市水务局水利综合事务中心韩万海教高、农业农村部财会服务中心田俊平高级会计师、国家文物局出版社苏林高级会计师与全国畜牧总站罗峻高级会计师共10人组成。段武德研究员、李新海研究员和田俊平高级会计师分别担任验收组、业务验收专家组和财务验收专家组组长。

项目首席科学家康绍忠院士从研究背景、主要研究内容、工作进展与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示范应用与知识产权以及经费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所杨文雄所长、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忠明院长、甘肃农业大学柴强校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文娥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范永申研究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吕和平所长6家参加单位任务负责人分别就所承担的任务进行了汇报。项目针对河西走廊水资源紧缺以及水肥药利用效率低和技术集成度不高等生产问题,采用控制试验与田间定位试验验证、技术优化、产品与设备开发和示范应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对小麦玉米品种鉴选、水肥药参数阈值、农艺调控、灌水技术优化与设备研发、药肥合剂与施用技术以及区域水生产力协同提升模式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集聚气候、地形、土壤多要素空间异质性的需水需肥指标与不同尺度水肥分布式管理模式,创制了水肥药综合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装备与制剂,形成了适于不同经营模式和灌溉方式的15种综合技术方案。项目鉴选出节水节肥节药玉米小麦新品种5个、获植物新品种权1项;研发出水肥高效利用技术3项、药肥合剂生产新工艺3个、水肥高效施用新设备5项、新产品6个;获授权发明专利10件、实用新型专利14件,软件著作权4项;制定地方标准7项、企业标准2项;出版专著4部,其中1部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发表论文140篇;获省部级奖励5项;项目骨干入选国家级人才3人次、省部级人才2名,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81名;培训技术人员2066名,农民5720人次。在凉州、民勤、永昌、甘州、民乐等县(区)建成5个核心示范区,面积28300亩,采用综合技术方案实现粮食增产10%以上,病虫害损失率降低1.0%以上,灌溉水生产力提高0.2 kg/m3以上。项目成果推广示范16.68万亩,辐射126.57万亩。

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执行进展的汇报,审阅了有关资料,经过质疑和充分讨论,认为项目已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各项考核指标和研究任务,形成的综合技术方案为河西走廊农业高效节水和绿色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为类似地区制定节水节肥节药综合技术方案提供了模式参考;项目经费管理和使用符合《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等规定,合理、合规、合法,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业务和财务验收。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